10月8日,上海有限公司召开2013年项目管理研讨会,以互动交流的方式研讨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管理模式等问题,交流成功的管理经验。中国乐赢集团兼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程并强主持会议并作重要指示。上海有限公司全体班子成员、机关部门经理、各二级公司单位负责人以及各项目经理参加了研讨活动。
此次研讨活动重点围绕推进项目营销、抓好项目团队建设、调动项目部管理人员积极性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大家根据各自选题,各抒己见,谈经验、讲做法:炉窑公司施工经理王永川从追求严细新实管理手段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如何提升合同履约能力来提升团队战斗力的经验和做法。首钢迁钢项目部陈贻、韶钢项目部袁旭东、乌海宝化万辰项目部舒真理有深度、有宽度地分别从《调动员工积极性,奠定履约保障》、《引导合理竞争机制,激发员工潜能》、《关注员工需求、调动积极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充分调动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湖南华菱米塔尔汽车板项目部李明平、越南台塑项目部李雍、太钢机电项目部郝大伟分别从《完善团队机制、注重公平原则》、《打造高效团队、实现项目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建设高效团队》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如何抓好项目团队建设。包钢项目部俞进宗、首钢京唐项目部苑大勇从细化履约管理、夯实项目基础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抓好在手项目履约来推进项目营销,提升项目营销能力。同时,公司领导、各部室经理、各二级单位经理以及其他项目部经理也根据自身的理解对组织建设、体系建设、风险管控、合同全面履约、考核竞争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忠旭在交流中希望在座的项目经理,要关心关爱员工,要在“吃透”合同条款的同时,做好初期的策划,并严格约束协力队伍合同条款的执行力,要大力研究并应用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黄德鸽在交流中指出,项目部的营销就是要在吃透有限公司营销管理制度的同时,将有形营销化为无形营销,降低营销成本。
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永锋从项目管理团队的作用及项目经理的核心作用两个方面,对公司各二级经理及项目经理提出要求:一是两级机关要在加强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要以更好的服务态度加强与各项目部的沟通和交流;二是项目团队要有“工匠”精神,要打造专业品牌项目团队,并将之固化、模式化;三是要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中团队的作用以及项目经理的核心作用和不可替代性,项目经理要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四是项目团队管理要改变做法,不要只抓能力强的,还要鞭打“慢牛”,要培养人才,提升执行力;五是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并创新工作方法。
程并强对此次研讨交流活动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本次交流发言主题鲜明,互动点评观点新颖,很多同志的精彩发言在项目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程并强站在战略的高度,针对项目团队建设,从团队运作、团队素养、打造团队方法、团队能力的标准、高端产品建设、维护企业形象、发展市场等七大方面提出要求。
他说,要建设好一个项目团队,一是要明确目标、责任,要利用合同履约来维护公司权利和利益;二是要带好团队、成就员工、壮大骨干、引进人才,发展市场,做长久的大项目。三是要重视提升项目团队的综合管理能力,重点提升合同履约能力、项目营销能力、项目资源管理能力。四是要提升高端产品开发、运作、执行的能力,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五是要大力支持项目部合理用人权、分配权、引进人才的权利。六是要用服务、诚信、人格魅力来提升与业主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落实项目团队建设上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打造一支坚决执行制度、规范运作、管理提升、管理创新的项目团队;二是要打造一支忠诚、敬业、有信心、有决心的,以企业利益至上、团队利益至上为前提的项目经理团队,项目经理要起表率作用,而其人格魅力最为关键。三是要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和谐互助、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的和谐团队,这是项目成功的根本。四是要带出一支专业知识广、专业能力强的团队。五是要引进一支骨干团队,充实我们的人才队伍。
程并强指出,要彰显企业形象,就要对项目的企业文化倾力打造,包括企业项目形象包装、项目文明施工、员工自身素质和文化的提升,还要与业主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在项目发展方面,要依托项目,发展市场。要明确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找准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重点、以干好在手项目来促进营销,拓展市场。同时,他强调,当前项目要重视并抓好三大工作:一是安全质量工作;二是结算工作;三是工程回款工作。
程并强针对机关各部室及二级单位当前重点工作指出,机关管理的核心是在抓好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要注重高效服务。各二级单位要认清当前严峻的现实,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要向非冶项目、高端项目等转型发展、提升能力;要按照自身优势做好市场发展定位,促进公司做强做大做精做专;要有计划地培养出有产品优势的项目团体及系统管理团队。
最后,程并强代表公司党委、董事会向所有为企业做出贡献的项目部员工,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项目员工,表示深深的感谢。(廖安秀)